光觸媒廢氣處理方案
一、技術原理
光觸媒技術以二氧化鈦(TiO?)為核心,在紫外光照射下產生光催化反應。紫外光激發(fā)TiO?價帶電子躍遷,生成光致電子和空穴??昭ㄅc水反應生成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(·OH),電子與氧氣生成活性氧(O??)。這些活性物質將有機物(如VOCs、苯系物)和無機物(如H?S、NH?)氧化為CO?和H?O,同時殺滅細菌病毒。
二、系統(tǒng)組成
1. 預處理單元
啟風水旋塔:去除顆粒物、酸性氣體(如HCl、SO?),防止催化劑中毒。
過濾器:高效空氣過濾器(HEPA)捕捉大分子污染物,確保廢氣潔凈度。
2. 光催化反應器
催化劑載體:蜂窩狀陶瓷或金屬網涂覆TiO?,增大接觸面積。
紫外燈組:采用185nm/254nm波長紫外燈,提供光能。
反應室設計:多層疊加或旋流式布局,廢氣停留時間3-5秒。
輔助系統(tǒng):溫度控制(20-60℃)、臭氧控制(催化分解或活性炭吸附)。
3. 后處理單元
活性炭吸附塔:吸附殘留VOCs,確保排放達標。
高效過濾器:捕捉反應生成的微小顆粒,避免粉塵排放。
4. 監(jiān)測與控制
在線監(jiān)測:實時檢測VOCs、臭氧、顆粒物濃度。
自動控制系統(tǒng):調節(jié)紫外燈功率、風機風量,優(yōu)化處理效率。
三、適用廢氣類型
有機廢氣:VOCs(苯、甲苯、二甲苯)、非甲烷總烴、甲醛、乙醛。
惡臭氣體:硫化氫(H?S)、氨氣(NH?)、硫醇、硫醚、三甲胺。
無機污染物:氮氧化物(NOx)、部分重金屬蒸氣(需結合其他技術)。
行業(yè)應用:噴涂、印刷、橡膠、化工、污水處理廠、垃圾轉運站。
四、處理效率與案例
實驗室數據:甲醛去除率>99%,脫臭效率達95%-99%。
工業(yè)案例:
電鍍廠:UV光解+光觸媒組合工藝,非甲烷總烴排放<20mg/m3。
印刷企業(yè):光觸媒系統(tǒng)處理后VOCs排放濃度從300mg/m3降至10mg/m3以下。
五、優(yōu)缺點分析
1. 優(yōu)點
廣譜性:可處理多種污染物,兼具殺菌功能。
無二次污染:最終產物為CO?和H?O,無有害副產物。
運行成本低:紫外燈能耗較低(約0.5kW·h/m3廢氣),催化劑無需更換。
持續(xù)性:催化劑不消耗,長期使用效果穩(wěn)定。
2. 缺點
依賴紫外光:需額外提供光源,增加初始投資。
催化劑失活風險:高濃度粉塵或酸性氣體可能導致催化劑中毒。
處理效率限制:對高濃度廢氣(如VOCs>5000ppm)需結合其他技術。
六、組合工藝建議
1. 高濃度VOCs處理
流程:活性炭吸附濃縮 → 光觸媒深度氧化 → 尾氣活性炭吸附。
優(yōu)勢:活性炭吸附高濃度VOCs,濃縮后光觸媒高效分解,降低運行成本。
2. 酸性廢氣處理
流程:噴淋塔中和 → 光觸媒反應器 → 活性炭吸附。
優(yōu)勢:噴淋塔去除酸性氣體,光觸媒處理殘留有機物,確保達標排放。
3. 惡臭氣體處理
流程:光觸媒反應器 + 臭氧氧化 → 高效過濾器。
優(yōu)勢:光觸媒與臭氧協(xié)同作用,提升脫臭效率至99%以上。
七、經濟性與合規(guī)性
1. 設備成本
光觸媒反應器:占總投資的30%-40%,紫外燈壽命約8000小時。
預處理/后處理單元:噴淋塔、過濾器等約占40%-50%。
2. 運行費用
能耗:紫外燈能耗約0.5kW·h/m3廢氣,風機能耗根據風量計算。
維護成本:定期更換紫外燈(每2-3年)及活性炭(每6-12個月)。
3. 排放標準
符合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》(GB 16297-1996)及行業(yè)特定標準(如電鍍行業(yè)GB 21900-2008)。
八、選型與設計要點
紫外燈波長:優(yōu)先選擇185nm/254nm波長,確保TiO?充分激發(fā)。
催化劑載體:蜂窩狀結構比表面積大,反應效率高。
系統(tǒng)密封性:防止臭氧泄漏,避免二次污染。
風量匹配:根據廢氣濃度和停留時間計算,確保處理效果。
光觸媒廢氣處理方案通過光觸媒技術與預處理、后處理單元的組合,可實現中低濃度廢氣的高效、經濟處理,同時滿足環(huán)保法規(guī)要求。
Copyright ?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備18029529號
XML地圖